新闻动态
校园传真

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4件原创舞蹈作品入围“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全国总决赛
发布日期:2025/09/23  

近日,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舞蹈赛道)全国总决赛入围名单及活动安排的通知》。我校4件原创舞蹈作品《扇缘》《美丽人生》《泉畔观澜》《牵丝十不闲》脱颖而出,成功入围舞蹈创作组全国总决赛,数量并列全国高校首位。


编导:潘一

演员:冉雪

作品简介:《扇缘》以扇为眼,穿透岁月尘埃,展现民间艺人对山东海阳秧歌的深厚情感与执着坚守,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热爱的永恒叩问。当物是人非,唯有那份深入骨髓的执念依旧,恰似生命中苍凉而深刻的回响。作品对山东海阳秧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一柄褪色的红绸折扇为象征,寓意着民间艺人半生未烬的痴念。艺人用苍老的掌心摩挲扇骨,厚茧与棱角在岁月中相互消磨,生动地呈现了传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坚守,以及艺人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守护。


编导:潘一、 陈子涵、 尹赓

演员:陈子涵、潘一、冉雪、李静怡、蔡洋洋、李姿婷、宿心和、马莉爱莲、魏芷先、孙曼、张文洁、郑玥彤、甜亚鑫、周岩

作品简介:所谓“美丽人生”,并非坦途顺境的代名词,而是在遭遇挫折、历经离别后,回归自我,在反复的自我怀疑中不断重塑的过程。作品以舞台调度中的横线、竖线与斜线为意象,隐喻人生之路,分别展现平静、欲望、矛盾与挣扎的生命状态。同时,通过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群舞的动态切换,具象化生活中复杂的角色转换。作品有意跳脱传统立意,编者希望让舞蹈回归本身,让舞者专注于当下的舞蹈感受,让生命回归每一个当下的真实存在——接纳每一个不同的自己,便是“美丽人生”。


编导:于童、王敏

演员:何政敏、闫潇楠、于童、王敏、张珂、王晗涵、花荣、刘洁如、刘欣茹、辛秋蕊、赵颖慧、李春宇、孔晨曦、姜彤、张润慷、赵国腾、李志通、曹国锋、陈子涵、戚元港、赵世成、钱永利

作品简介:作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技艺——"十不闲"为灵感,运用山东海阳秧歌的质朴语汇,一招一式、一惊一乍中透着老艺人的技艺高超和皮影的灵动神态。在光影交错间,让泰山皮影的技艺精髓、山东人的淳厚品格与泰山文化的底蕴,在光影与舞步中自然交融,以沉静的叙事展现非遗传承中,那份“一牵一线”的坚守与生生不息的力量。


编导:陈达华、于童

演员:胡琦

作品简介:该作品创作来源于对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趵突泉”的所思所想。乾隆南巡时曾赐“天下第一泉”之美名,而老舍也有“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的称赞。趵突泉的美在于深藏地脉的伏流,在于平地出涌的气息,在于穿城绕郭的身影,在于通传达海的豁达……观水之涌轮,思澜之百态,品生命之叠漪,悟大道之万千。

“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鼓励广大研究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本届大赛汇聚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秀舞蹈创作人才与作品。我校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团队4件作品入围决赛,证明团队成员扎实的艺术功底、敏锐的文化感知力和富有创新意识的舞台表达,彰显了学校在高层次舞蹈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实践方面的雄厚实力。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深刻理解,更展示了他们在舞蹈创作与实践方面的专业实力与创新活力,是学校全力支持赛事,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理念的优异成果。

据悉,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舞蹈赛道)全国总决赛将于9月28日—10月2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举办。


(供稿:舞蹈学院 审核: 张琦 马翱 编审: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