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校园传真

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山东艺术学院全面助力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
发布日期:2022/05/11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山东艺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思想共识,抓住机遇,创新方式,统筹资源,近些年实现了毕业生就业能力稳步提升,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高位。2022年,学校有2662名毕业生。面对新一轮疫情,面对新一轮就业周期,学校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积极落实“一把手”工程、“百校万企”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着力做到“防疫不松懈、服务不断线、标准不降低”,围绕落实“一把手工程”,书记、校长带头架起线上就业“云梯”,为学校“代言”,为毕业生“代言”,带头联络地市促就业;加大就业工作统筹力度、加强校-院-专业老师三级联动,形成全校全员联动共同推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氛围。学校先后组织了“精准‘绘’就,‘职’赢未来”区域人才就业山东艺术学院云招聘系列活动等10余项,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已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学校坚持一以贯之“讲政治”,推动充分就业更有“高度”。学校坚持就业育人的理念,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来继续落实就业的“一把手”工程,把就业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采取“硬核”措施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积极落实“一把手工程”。学校根据我省“百校万企”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精神,书记、校长带头走访人才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用人单位,积极对接校友企业、基地单位和招聘机构,将毕业生化整为零,以地域为单位进行校内整合,通过学生就业意向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数据比对,突出精准对接,在千方百计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同时,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的有效性。“直播带岗”牵起就业“红线”。截至目前学校已完成10个地市的区域供需对接,通过专场云招聘、云推介、直播带岗等形式,为2022届毕业生提供了近6000个就业岗位,为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赋能助力。筑起“就业加油站”。学校党政一把手,分管校领导牵头定期召开学校就业推进会督促跟进就业工作、带头联系就业,对思想品德、专业成绩、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表现优秀的2022届毕业生,书记、校长署名推荐,汇集成“山东艺术学院2022届就业人才库”,进一步增强毕业生的求职信心。全员联动促就业。各职能部门、各学院通过进一步完善责任包保、激励支持、调度督导和部门联动、校内每周通报等工作机制,校-院-专业老师三级联动,学校13个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带领教师队伍积极主动为毕业生争取机会,搭建就业平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术”,全力确保2022届毕业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



学校坚持一门心思“强措施”,促进就业指导更有“精度”。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各部门各单位积极亮实招、出硬招、谋新招,扎实做好做稳毕业生就业工作。用活用好各项就业政策。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省里的就业利好政策,积极动员宣传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落实毕业生征兵入伍工作。合力打好“就业组合拳”。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实习与就业结合,把校内就业市场办好办精办实。通过举办“就选山东”山东艺术学院“新起点向未来”2022年春季大型网络双选会,实现就业咨询、业务办理一体化、网络化和面对面无距离的立体化就业市场。持续打造“互联网+就业”平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就业管理系统,实现就业资讯“一键到手”,推进就业手续“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就业材料申请、派遣、改派等业务全程网上办理、限时办结。做深做细就业育人。学校将就业教育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把就业观、职业观、成才观引导贯穿在思政教育、专业学习和校园化活动中,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学校一如既往“暖人心”,强化就业帮扶更有“温度”。学校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稳民心”的理念,关注每个学生成长,努力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就业需求,用心用情用力为他们做好就业服务。用心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持续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业困难、特殊困难以及新疆籍毕业生等群体学生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帮扶”,为重点群体毕业生发放专项补助,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积极落实好教育部组织的宏志助航计划,针对困难毕业生实施专项帮扶计划;加强心理辅导,疏导毕业生就业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推进“一对一”精准服务。学校积极推进由领导班子带头,党员干部、教授老师担任“一对一”就业帮扶导师,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在学生成长中“职业生涯引路人”作用,积极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情况、向毕业生推荐合适岗位,以“一人一策”的方式,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确保就业工作落实到位。

(供稿:学生工作(部)处 作者:王雯 审核:吕春玉 编审: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