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讲话发表后,在我校引起了广泛反响和热烈讨论。
党的十九大代表、音乐学院杨秀玉教授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觉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做一名合格的文艺教育工作者就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好总书记要求。“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积极探索与时代同步的艺术教学规律,去创作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优秀作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才能创作出人民喜欢的精品力作;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优秀的作品要经得起人民和时代的检验;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不断在道德修养、思想境界上追求卓越,只有自身品德上立得住,才能为学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
音乐学院院长李云涛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心着我们文艺工作者,听了他的讲话使我深深体会到: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以自信的文化意识,创作有价值、接地气的作品,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艺术家从群众中来,应该保有赤子之心,保持创作热情,响应时代的召唤,自觉将个人、民族和时代联系起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艺术作品。”
省政协委员、教务处副处长彭丽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全国的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启迪。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到重任在肩,因为我们要做“培根铸魂的工作”,我们要“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不应是简单的、表面化的、形式上的仿古、复古,而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精神的把握,是民族文化精髓在新时代的传承,文艺工作者应当把目光更多投入到现实生活中,用心把握时代的脉搏,书写人民的心声,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以明德引领风尚”,创作出能够“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精品佳作。
省政协委员、设计学院副院长远宏教授说,“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受鼓舞,也更加激励我们作为艺术工作者更好地扎根于人民,为人民创作,激发我们扎根于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创作灵感。艺术作品从客观规律上说是主体在艺术活动中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体的产物。艺术创造过程分为审美感受、审美冲动、审美构思、审美物化和艺术品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往往是交错进行、难以分辨的,所以对于山东的艺术工作者来说要从审美的角度来深挖山东的红色题材、传统文化资源、地方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发挥为山东经济文化振兴和民族复兴的巨大作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和省政协委员,我深深感受到了肩上责任以及新时代的召唤”。省政协委员、现代音乐学院李瑞华教授表示,“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同时努力发挥一名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坚守在音乐教育前沿,让音乐在我们努力打造文化强省、创建和谐社会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潮流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音乐在社会进步及文化繁荣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音乐人,尤其是奋斗在音乐教育前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尽操守,提高素质,不辱使命,我坚信中华民族文化振兴的春天到了。”
省政协委员、艺术管理学院王伟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培根铸魂”这四个字让我们艺术院校的每一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和学者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我们不仅要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专门艺术人才,也要牢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理论成果来实现审美启迪、价值引导、精神引领等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做好这些工作意义重大。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作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部门,一定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聚焦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建工作目标,汇聚全校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凝聚共识,激励担当作为,合力攻坚,狠抓落实,为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凝聚正能量、激发新动力。”党委宣传部部长、信息中心主任苏茂兴说。
立足于学校统战工作的角度,党委统战部部长兼设计学院院长荆雷教授认为,我校的各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和海归、侨联知识分子群体中,有知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也有正在脱颖而出的青年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组织这一群体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和学术创新的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担当起“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历史责任,立足中国现实,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提高艺术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铸就山东艺术学院的当代艺术品格和艺术精神。
艺术实践与创作处处长顾灵光说,“作为一名高校艺术实践与创作工作的践行者,我深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是多么的重要,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应当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全面融入艺术作品中。而我们的文艺创作更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只有在艺术实践与创作过程中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才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作为一名社科工作者,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科研处副处长刘翔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使命。一定要深入学习和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此精神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学术创新,关注和书写新时代,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所需,关注现实问题,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一定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坚守教书育人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更好更富时代意义的正能量作品。”舞蹈学院院长李军表示,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要求我们创作出那些能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艺术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只有扎根人民,深入基层,才能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创作那些展示中国人精彩生活,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作品,把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作品奉献给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要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的艺术家。
电影学院院长王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充分阐释了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和电影文化的教育者,深感责任重大。电影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文化方式。国家在加速推进电影强国的建设,急需德才兼备守正创新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刚刚结束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就提出必须加大电影人才的培养力度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全国电影工作会议精神和山东省打造全国影视创作生产高地的战略目标,调整思路,找准定位,努力为文化强国和电影强国建设培养出更多可用之才。
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刘明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令人鼓舞,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理论思想,这些先进的文艺理论在高校老师中引发强烈共鸣,我们感到精神振奋,干劲十足。”他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一方面要坚持文化自信,牢记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创作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艺术精品。另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坚守艺术理想,紧跟新时代步伐,把对祖国崇高的热爱和美好的思想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供稿:党委宣传部 审核:苏茂兴 编审:吴兴君)